北京考试报讯 离高考考试只有几十天了,面对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孩子,有的高中三年级父母非常急躁。有关人士提醒,高中三年级父母要适合调整期望值,鼓励孩子积极备考。
高中三年级生王莹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处于中等水平。为了帮助她提高成绩,爸爸妈妈为她报了两个辅导班。可是没想到,在学校近期的一次摸底考试中,王莹的成绩在班上不但没提高,反而降低了几名,这让本来就着急的爸爸妈妈产生了急躁情绪。“如何补习也是无济于事,天生就没上重点大学的命啊!”妈妈的这番话紧急打击了王莹的自信心。
据悉,离高考考试越近,父母就越容易对较高的分数有一种期待和盼望,产生高于实质状况的期望值。有关心理专家觉得,父母不切实质的期望值、不现实的目的非但不可以给孩子带来学习动力,反而会给孩子增加更多的心理负担,引起恐惧、抑郁等。父母平常流露出来的焦虑、暴躁的情绪还会对孩子的复习备考产生非常大的干扰。
北京宏志中学心理教师张霞提醒高中三年级父母,不要在备考期间给孩子设立不现实的目的,试图让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获得飞跃式进步。父母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表现,以免给孩子导致非必须的心理负担。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征、学习基础、专长喜好、智商潜能和进步方向都不同,所以,父母要对孩子合理需要,合理期望,鼓励他们以乐观的心态积极备考。高中三年级父母这期间还要以孩子自己为参照对象,随时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与提高,告诉孩子只须努力就能了,不要过分苛求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和名牌高校等。